分享到:
冷链设备填补韩国市场空白 “烟台造”改变“韩国思维”
2016-03-26 00:00
1 |
研发人员正在进行数据调试 |
本报讯(YMG记者 高少帅 通讯员 陈锋 摄影报道)昨天下午,在莱山区互联网创智园大楼三楼,山东贵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冷链事业部经理孙世春正与几名研发人员对温湿度记录仪进行数据调试。“这是为韩国企业研发的最新产品,9月份就要交付使用了,预计生产一千套左右。”孙世春说,“这种温湿度记录仪是给韩国企业订制的,将安装在药品冷藏运输箱上,可以说填补了韩国冷链运输市场空白。”
韩国客商在烟台找到合作企业
TapsInternationalCo.,Ltd.公司是韩国最大的医药冷链包装厂商,也是韩国红十字会唯一指定冷链包装供应商。在药品运输方面,一直苦于寻找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医药冷链运输设备。该公司副社长YUSEUNGJIN介绍,“公司与广州、成都、上海等多个城市的冷链相关公司进行过接触,但他们提供的样品都没有达到要求。”
一次偶然的机会,YUSEUNGJIN 得知山东贵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正在研发智慧冷链,随即带队来到我市进行考察,在看过样品后,对智慧冷链设备表达出浓厚兴趣。“没想到冷链设备还能实现智能化。”YUSEUNGJIN 说,“目前双方已经签署了合作协议,预计9月份交付使用。”
“智慧冷链”独具一格
那这种冷链设备到底有何与众不同?孙世春给记者进行了详细阐释,“看似一种普通的冷链设备,背后其实是有一套完整的‘智慧冷链’体系支撑的。”孙世春说,“当前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必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才能抢占市场,我们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冷链设备与大数据进行融合,实现了智慧监控和管理。”
“此次研发的智慧冷链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实现了实时远程监测温度、湿度数据,而且没有距离限制。”孙世春介绍,监测设备配有大容量电池,在外电中断时也可记录数据,并且系统支持二次传输,做到数据永不丢失。
更为关键的还是报警系统。孙世春告诉记者,智慧冷链设备可进行阀值判断,一旦超出设定的正常范围,可自动发送短信或电话、声光报警,报警信息或电话可发给1到10个管理员手机。“支持设备断电报警功能,温湿度记录仪如果断电或通讯中断,系统将会自动报警,这样可确保运输过程中不出现问题。”
除了冷链设备的安全性大大提高,用户也可对运输过程中进行远程管理,可以通过电脑和手机对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并支持设备联动功能,可远程控制空调、排气扇、风机、干湿机等设备的开启与关闭。也就是说,在对药品的运输过程中,企业负责人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和云平台数据服务中心实时掌握药品在冷库、运输、配送、销售等环节的温湿度数据,确保药品能在冷链的各个环节中实现无缝连接。
高端设备改变了“韩国思维”
“智慧冷链系统采用智能数据分析,用户可以通过监控软件平台,对仓库温湿度数据进行分析、并可将图表或报表存档、打印。”孙世春介绍,系统还可将采集数据上报给客户已有的信息系统或当地药监部门监控平台。“如此高端的智慧冷链系统,目前韩国还没有研发生产的企业,可以说改变了韩国人的思维。”在 YU SEUNGJIN看来,智慧冷链系统克服了温湿度监测实时性差、监管脱节、取证和责任界定困难的不足,使得整个冷链体系物联网化成为现实,这给韩国未来医药行业运输带来了“智慧性”变革。